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
生命寻缘

       中国古人对生命价值的认识

走一回,结局都是一样迈向死亡。人们也想通过炼制丹药来追求长生不老,结果以失败告终。走向死,似乎已成必然规律,至少至今为止人们无法改变或打破它。为了摆脱对生命消亡的恐惧,人们只有在活得过程中找到生死的真谛,为了让自己能过得坦然面对死亡,从古至今,我们的祖辈先人们从未间断过对生命的思考和探索。中国的发展史,其实也就是一条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探索之路。

对生命的起源,先人们就给出了很多答案。女娲造人的故事虽然只是一个神话传说,但它至今仍广为传颂,不仅仅是因为它故事情节美丽动人,也因为它反映了对每个人对生命起源的探索意识,以及对美好生命的无限向望。伏羲氏在《易》对世间万物的生成作了诠释: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乾知大始,坤作成物。它告诉我们是天尊贵在天上,地卑在贱在下,乾坤的位置就这样确定了……而乾主万物之始,创造生成万物,坤主万物之成,滋养珍爱万物。曾子作为儒家代表人物,对生命的起源作了解释:阳之精气曰神,阴这精气曰灵。神灵者,品物之本也。指出阴阳的精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。而人是:阴阳之精也!东汉彭祖箴要中解释道:精液,精血,灵魂谓之三元。精液源于父,精血源于母,灵魂源于神。三者相结合,才可形成有自我意识的活物。总之,中国对生命的研究不同于西方,他不仅仅有物质的元素即形的角度,而且加上了精神及“神”的元素。西方认为:生命是单纯由无机物质进化而来的观点不同,中国古人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,先人们不仅在不断的思考顿悟,而且用亲身的探索来寻找其中的真谛。犹如屈原: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这是对生命何等的渴望和尊崇。孔子也是非常尊重生命的质量:朝闻道,夕死可矣!他开导人们:要活出生命的宽度,而没有必要在乎生命的长度。孟子对生命也有一番精辟的论点,而且至今影响了多少中华子孙:生,我所欲也,义,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兼得,舍生取义也。屈原、岳飞、文天祥、袁崇焕、戚继光、董存瑞不知多少人践行了这句话,留給人们可歌可泣的故事,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向前。老子告诉活在世上,应该活得像水,利万物而不争。历史长河生活这不是对生命的不尊重、不怜惜,相反,而是对生命高度尊重的升华。生命本身没有意义,全靠我们自己去赋予